阻垢劑ATMP一般又稱緩蝕阻垢劑,既有阻垢作用,又有緩蝕效果。緩蝕阻垢劑的作用機理分為: 絡和增溶作用、晶格畸變作用和靜電斥力作用。ATMP兼具良好的螯合、低限抑制及晶格畸變作用。
水處理劑中的阻垢劑作用機理:絡合增溶作用是共聚物溶于水后發生電離,生成帶負電性的分子鏈,它與鈣離子等形成可溶于水的絡合物或螯合物,從而使無機鹽溶解度增加,起到阻垢作用;晶格畸變作用是由分子中的部分官能團在無機鹽晶核或微晶上,占據了一定位置,阻礙和破壞了無機鹽晶體的正常生長,減慢了晶體的增長速率,從而減少了鹽垢的形成;而靜電斥力作用則是共聚物溶于水后吸附在無機鹽的微晶上,使微粒間斥力增加,阻礙它們的聚結,使它們處于良好的分散狀態,從而防止或減少垢物的形成。
在水處理中常用的阻垢劑有聚磷酸鹽、有機膦酸、有機膦酸鹽、聚羧酸等。廣泛應用于火力發電廠、煉油廠等循環冷卻水系統的,亦是為廣大用戶常使用的水處理劑是有機膦系列的ATMP(氨基三甲叉膦酸),此外還有膦酸鹽ATMP·Na4(氨基三甲叉膦酸四鈉)、ATMP·Na5(氨基三甲叉膦酸五鈉)及ATMP·Kx(氨基三甲叉膦酸鉀)等通用型低成本阻垢劑。
